#古人怎么过夏天#
入伏了!“热死人”!
(相关资料图)
酷夏之可畏,明末清初的大才子李渔李笠翁,也深有体会。
大才子年少时家境优裕,一生著述颇丰。他通诗文、懂琴戏、喜饮酒、爱美人,他将自己在饮食烹饪、颐养医疗、妆饰打扮、园林建筑、器玩古董、戏曲理论方面的审美理论和实践写进了一部奇书——《闲情偶寄》。
在书中的“颐养部”,他写了一篇“夏季行乐之法”。
开头他就“毒舌”地说道:
“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,则人之死也必稀,巫医僧道之流皆苦饥寒而莫救矣。”
意思是说,一年之中只有三季,没有夏天,那死的人可就少的多了,巫医僧道也都失业了。
他认为:“当以三时行事,一夏养生”——春秋冬三季,尽可以做事,夏天嘛,只适合养生。
他自己是怎么养生的呢?
“夏不谒客,亦无客至,匪止头巾不设,并衫履而废之。或裸处荷之中,妻孥觅之不得;或偃卧长松之下,猿鹤过而不知。洗砚石于飞泉,试茗奴以积雪;欲食瓜而瓜生户外,思啖果而果落树头,可谓极人世之奇闻,擅有生之至乐者矣。”
夏天不出门social,也没人找我social,这可好了,穿什么,甚至穿不穿,也都无所谓了。有时候我赤身裸体藏在荷叶荷花之中,老婆孩子都找不到我。有时候我就干脆在松树下“躺平”,猿猴仙鹤经过我也不知道。习了字画后,去飞泉瀑布下涮笔洗砚台,用去年的积雪沏茶。想吃西瓜,西瓜就在门外,一咕轮就过来了,想吃水果,就在头顶的枝头上,摘了便吃。
好爽好爽,好不快哉啊!
看,李笠翁不仅是位生活艺术家,还是个行为艺术家。那么大的人了,裸处荷中、偃卧长松——这画面太美,普通人不仅不敢看,更不敢学。
不过,夏天的确不宜着急忙慌。明代高濂在《遵生八笺》中说,夏天应“静思注想”,宜“调息净心”,须特意修养心脏。
如此看来,李大才子的夏天,还真是——懒有懒的理由,惰有惰的可爱。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
车检政策10月1日起有新变化 10年内客汽车每两年申领检验标志2022-09-16
-
佰能蓝天2022年中报 上半年度净利205.71万元 同比下降32.21%2022-08-17
-
北京丰台区所有封控管控区域已经全部解封2021-11-16
-
河北枣强封控区域15日全部解封2021-11-16